担当强师主体使命 做好协同提质文章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教育部等八部门日前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强师计划》吹响了新时代强师兴教和强教兴国的集结号,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摇篮和主体,部属师范大学是师范教育的排头兵,必须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使命自觉主动回应并全面对接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安排。

  深化认识,担当主体责任

  《强师计划》强化了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强调充分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的引领示范作用,明确建立部属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推动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

  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教师占全国专业教师数量的86%,基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全民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是关键;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师范教育是主体。

  作为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行动新方略,《强师计划》提出了未来两个阶段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强师的根本在于教师的质量,重点在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强调师范院校要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强调国家重点师范大学要有更大的担当和更多的新作为。

  师范院校尤其是重点师范大学要从国家教育战略全局和教育现代化愿景出发,切实担负起强师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和工作责任,主动围绕《强师计划》的贯彻执行做好顶层设计、优化组织结构、打造优秀团队、整合优质资源、完善行动方案,打好主动仗,持续发力培养高质量教师。

  增强内功,发挥引领作用

  《强师计划》对部属师范大学来说,既是重大使命又是发展机遇。一方面,部属师范大学要发挥其固有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新的战略需要,用实际行动强化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在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实施高素质教师培养计划等方面要有更强的使命意识和担当作为。另一方面,《强师计划》对部属师范大学自身的改革发展也注入了新动能和赋予了新期待,部属师范大学必须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教师教育的研究和创新,进一步汇聚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力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持续聚焦师范教育和增强内功,努力创新社会服务方式和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要当好强师计划的排头兵,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增强内功必不可少。一要进一步从整体上打造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优化教师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服务基础教育能力;二要系统推进专业学科和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发挥学科强师的支撑作用;三要充分凝聚和锻造教师教育师资团队,不断壮大强师的核心力量;四要着力开展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五要注重搭建一流的教师教育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和综合成长提供全方位服务。

  担当是对责任和实力的双重考量,自身实力是引领带动的原动力和根本保障,强师是个强己强人的互动共生过程,引领是基于实力与优势的带动,引领者内在功夫不扎实,向外必然差强人意。

  协同合作,强化提质实效

  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是《强师计划》的重点任务,旨在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以组团形式帮扶薄弱师范院校,推动不同层次师范院校间建立协作发展共同体,促进师范院校间优质教育资源交流共享,带动协同师范院校人才队伍、学科专业、服务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进而整体提高师范教育办学水平。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是一项新的教育创举,其核心意义直接指向薄弱地区师范院校生血功能和教师供给源头,是新时代国家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必要举措。协同提质的关键在于协同,落脚点在于提质,要将协同提质计划落到实处,体现实效,就要在科学构建协同体系、形成完善的协同工作方案、建立良性运行的协作机制和组建得力的工作团队上下功夫。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是多元协作、内外互动、综合施策的复杂工作,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难以满足新的工作要求,要谋求突破和有所超越。前期沟通交流、研究谋划越细致,后期效果便越好。如华中师范大学在研究部署协同提质计划部署落实中,坚持一家一家地碰和一个一个地盯,注重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和倒排工期;坚持短期行动与长远目标、重点突破与特色建设、专项任务与协同行动紧密结合,凸显“共谋、共建、共赢”的协同理念,既突出重点又相互兼顾,做到组织健全、责任落实、路线清晰、事有人为、不留空当、志在长效。

  《强师计划》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出了前瞻性的宏伟蓝图,并描摹出了一幅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未来美景。师范院校一定要乘势而上努力作为,为《强师计划》撑起一片天,为师范教育协同提质展现兴国强师大担当。(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郝芳华)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文章
体检解决方案微信
locc-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