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奋斗“十四五”,技能报国路正宽①

来源:《人民日报》

  精度0.003毫米的航空零件,凭一把锉刀锉削出来;时速达350公里的“复兴号”,离不开“一枪三焊”的独门绝技;7毫米细的钢丝吊起5辆小轿车,靠的是工匠团队刻苦攻关……从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到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从“奋斗者”号探深海到“天和”核心舱入九天,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用沉潜匠心与精湛技能,让“中国制造”“中国建造”震撼世界,并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不断挺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今天,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融合数字化、新材料等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是我们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然路径。这片广阔的新蓝海,呼唤更多产业工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越走越宽。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2016年以来,全国职工推出技术革新项目214.5万项,发明创造项目80.8万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求来看,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如何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制造业,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是直接关系推动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

  经济学研究表明,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变化组合,直接影响经济效率。其中,劳动力技能水平对经济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努力让技能人才“高”起来。在众多技能大赛中,总能看到这样的留言:“当技术工人也能出彩”“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技能宝贵”的心声,表明学技能是一条大路。让技能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制造强国才未来可期。

  作为培育工匠的摇篮,职业教育如何增强适应性是贯穿始终的课题。毋庸讳言,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技能工作有“天花板”的担忧,仍存在于不少人的认识中。然而,随着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实现历史性跨越。面向未来,职业教育更加需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创新链、产业链代际跃升,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回应发展需要、人民需要、竞争需要,在促进就业、适应产业、服务行业、引领业态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建设制造强国的图景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有舞台,成才有支撑,奋斗有回报。如今的技能人才只要能奋斗实干,拧螺丝可以“拧”成全国劳模,操控机床也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甚至可以身披国旗走上国际大赛的领奖台。这是时代给予广大技能工作者的机遇。奋斗“十四五”,新时代的技能工作者不能满足于“熟能生巧”,还应成为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推动者,不断打磨精湛技艺,提升技能本领,在创新创造中攀登技能高峰。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各级党委和政府需拿出真招、实招、硬招,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广大产业工人也要增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争做建新功立伟业的主力军、本领高能力强的奋斗者。(本报评论部)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文章
体检解决方案微信
locc-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