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泉州!
今生簪花,世世漂亮!
游客在泉州蟳埔村体验当地渔女“簪花围”头饰。张旭 摄
当北方寒风肆虐、漫天飞雪,冬日的泉州依然“百花盛开”,古街巷陌,处处是头戴簪花的游客,远远望去,就像是座“流动的花园”。
“蟳埔女”头戴“簪花围”踩街。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这里,“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里,“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里是世界遗产城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泉州。
俯瞰泉州城。陈英杰 摄
泉州,古称“刺桐”“温陵”“鲤城”,宋元时期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六胜塔,它是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也有护佑商旅的作用。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在向海而生的发展史中,泉州保留了诸多文化遗产,积淀千年的海洋文化在这里熠熠生辉。
泉州老君岩造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造像。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世遗之城
2021年,泉州以城市之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世界遗产名录上第56颗璀璨明珠。22个世界遗产点星罗棋布,延续着千年历史文脉。
在泉州,世遗点就在家门口、就在生活里;在泉州,承载了千百年厚重历史的文化古迹常常被平常琐碎却活色生香的现代生活包围,和当地市民生活相依相辅、相映成趣。
设置于1087年的泉州市舶司遗址,是宋元国家政权设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标志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图为市舶司遗址东北发掘区考古发掘鸟瞰图。王俊 摄
你可以在泉州天后宫寻找人气高居不下的“官宣”天后——妈祖。
泉州天后宫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规格最高的妈祖庙,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你可以在南外宗正司遗址探寻刺桐古城内的“皇族密码”。
南外宗正司是迁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体的管理机构。成冬冬 摄
你可以在宋代“超级工程”安平桥畔感受“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壮观。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你可以在“世界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墓”体会“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这句箴言。
伊斯兰教圣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成冬冬 摄
就像一座没有围墙、不用门票、可以随时参观的露天博物馆,泉州让所有到这里的人们既可以享受现代生活的惬意更能感受古城古迹的魅力。
德济门是宋元泉州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图为德济门遗址。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老店开张,叫卖之声依旧,旧街相通,刺桐古音犹在,好一处生生不息的世界遗产。
泉州古城非遗快闪。陈英杰 摄
泉州端午节海上泼水民俗。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多元之城
在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沃土上,非遗瑰宝与市井生活和谐相融,泉州诠释了“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独特韵味,充满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经过岁月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如今原汁原味的闽南生活场景。
泉州中山路夜景。陈英杰 摄
历史上,不同国度、不同宗教、不同族群穿越时空阻隔多元共存、和谐相处、代代传承,这些历史建筑遗产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今天仍真实存在于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上,并融入泉州民众的生活中。
虔诚的朝拜者。中新社记者 孙虹 摄
漫步泉州城内外几百米长的涂门街上清净寺与关岳庙“比邻而居”。
泉州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寺。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香火鼎盛的泉州通淮关岳庙是闽南最负盛名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之一,分灵远播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诸国。中新社记者 孙虹 摄
开元寺内,佛教寺院容纳了印度教的神祇。
开元寺是宋元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也是目前福建省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建筑组群。图为开元寺东西塔。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蟳埔渔村里,女人的头饰上留下了波斯文明的印记。
游客与蟳埔村渔女拍照留念。张旭 摄
泉州小“蟳埔女”。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晋江郊野的小山上藏着作家金庸笔下的“明教”遗迹……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世界现存唯一的摩尼光佛石造像。成冬冬 摄
泉州府文庙及学宫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大的孔庙建筑群、儒家祭祀场所。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真武庙是宋元时期祭祀海神真武大帝的道教庙宇。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设在泉州。
斯里兰卡非遗艺人在泉州体验非遗技艺。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第五届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的文艺演出。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烟火之城
一座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它的味道,闽南更是有句俗话叫“吃饭皇帝大”。漫步古城里,各种令人迈不开腿的“古早味”,总有一款能让你感受独属于泉州的人间烟火气。
泉州烟火气——美食。林婕 摄
泉州的早晨常常从一碗面线糊开始,猪骨与海鲜熬出高汤,加入掰碎的面线、地瓜粉勾芡后搅拌炖煮,最终呈现丝滑的糊状汤底,炸醋肉、卤大肠、炒猪肝、荷包蛋……
在泉州没有什么东西不能被放进面线糊里,如果有,那一定是它不好吃。
面线糊。林婕 摄
润饼菜(春卷)是老泉州人的共同记忆,一张圆饼包裹住传承的技艺与风味,卷起来的是一代代游子的乡愁与眷恋。
来泉州怎能不吃姜母鸭?它并不是一道针对“母鸭”的美食,而是“姜母+鸭”的有趣结合。
姜母鸭。吴晓玲 摄
泉州枕山面海的优势在一碗烧肉粽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软糯的米粒中裹着海味山珍,蘸上特制的酱料入口香而不腻,回味久久。
烧肉粽。林婕 摄
海蛎煎是众多泉州人心中家的味道。刚挖出的海蛎肥美鲜甜,与葱花鸡蛋一起入锅煎制,出锅后夹上一块就着甜辣酱入口,或许你就会懂得泉州人对鲜味执着的原因。
蚵仔煎。林婕 摄
土笋冻这道闽南地区独具匠心、魔力和想象力的美食被许多人列为“黑暗料理”,蘸上酱料,只要一口,绝对让你印象深刻。
土笋冻。中新社记者 孙虹 摄
四果汤是闽南人独有的消暑饮品,一口伴随着炎夏和蝉声的爽口甜蜜。当然了,冬天也能喝,前提是不要加热……
四果汤。林婕 摄
奋斗之城
即使过去千百年,“爱拼才会赢”的海洋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安踏、利郎、七匹狼、特步、361°、匹克、鸿星尔克、恒安、达利、盼盼……这些耳熟能详的民族品牌都来自泉州。
在泉州你不仅可以逛逛逛、吃吃吃,更可以买买买。
安踏展厅。中新社记者 孙虹 摄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这样评价泉州:这是你一生有机会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他也说:你只要热爱生活,就一定会爱上泉州!
夜幕下的泉州西街烟火气息浓厚。陈英杰 摄
AI也去了趟泉州,来看看AI眼中的泉州。
半城烟火半城仙,人来神往趣泉州。在青石红瓦的古老中漫游呼吸,在随处可见的庙宇里体会安宁,“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欢迎你!
作者:孙虹 曾世彬 王东明
视觉:李雪瑶 李晓天
制图:中新AI实验室
责编:张靖雯、姚凯红
大家都在看
-
万千气象看云南丨大理乡村生活“出圈” 乡村振兴“有范”
美好开始新华网新华网大理4月3日电(记者 潘子荻)一部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让大理的乡村生活“出圈”。记者跟随“万千气象看云南”媒体行来到大理喜洲古镇、宾川县新庄村,探寻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喜洲古镇:书写乡
-
居民消费回暖 需求端活跃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升至近两年新高
美好开始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3日发布3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3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回升明显,尤其是需求端表现十分活跃,总业务量指数升至近两年新高。3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5点
-
“闻一多”数字人对话青年学子
美好开始人民网作为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打造的创新活动之一,“技术赋能·八点见”创新项目发布会3月30日晚在云南昆明举行。活动现场,由硅基智能制作的“闻一多”数字人与青年学子进行了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闻
-
当舞蹈遇见虚拟现实 人与自然舞出“万物有灵”
美好开始人民网“技术赋能·八点见”创新项目发布会是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打造的创新活动之一,于3月30日晚在云南昆明举行。活动现场,由人民网和北京舞蹈学院共同编创的《万物有灵》节目,将舞蹈艺术与全息投影、虚
-
网络中国节·清明 | 追远,功勋楷模英名永存
美好开始人民网人间四月天,怀人最清明。节日渐至,慎终追远,缅怀功勋,致敬楷模。于敏、申纪兰、张富清、袁隆平,几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虽已与世长辞,但这枚代表国家最高荣誉的勋章,铭记着他们不可磨灭的功勋伟绩,饱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从“风沙村落”到“城市绿洲” 复苏河湖生态打造人水和谐美丽中国
美好开始央视新闻客户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我国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做好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春回大地,生机盎
-
【地评线】飞天网评:在缅怀与铭记中弘扬英烈精神
美好开始中国甘肃网清明前夕,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各地各部门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祭扫活动。在祭扫中深情缅怀。历史的天空中,英烈灿若群星,
-
吉祥航空开通上海到雅典直飞航线
美好开始新华网新华网雅典4月3日电(记者 陈刚)2日上午,吉祥航空从上海到雅典首航航班搭载约300名旅客飞抵雅典国际机场,受到希腊以航空最高礼遇“水门”迎接。此举标志着吉祥航空公司执飞的上海至雅典直飞航线正式
-
【地评线】荔枝网评:清明节的传承密码
美好开始荔枝新闻春风起,梨花开,又是一年清明时。连日来,在全国各地,人们通过默哀、献花、追忆先烈事迹等不同形式的祭扫活动,祭奠亲人、缅怀先烈,不论是家风传承还是家国情怀,都寄寓在这祭扫中。清明节是国家级非物质
-
以色列4名警察遭汽车撞伤
美好开始新华社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3日电(记者吕迎旭 张天朗)以色列警方3日说,以色列中部科哈夫亚伊尔镇附近当天凌晨发生涉嫌袭击事件,4名警察被汽车撞伤。据以色列警方发布的声明,4名受伤警察中有1人伤势严重。警